什么是“学习困难”

发布日期:2025-01-25 23:33    点击次数:140

本文转自:今晚报

  最近,“学习困难”门诊成为家长朋友圈的一个热门话题,一些医院的儿保科、儿童心理科等开设的学习困难门诊十分火爆。不少家长误以为通过看学习困难门诊就能提高学习成绩,其实多数情况下,孩子的学习问题不需要通过看病来改善。孩子的学习困难值得关注,但不应泛化,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
  学习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,是涉及认知和大脑的发展,涵盖知觉、注意力、记忆力、思维能力等方面对认知加工的过程。在这个过程里,任何一个方面能力的缺损或者没有发育好,都会导致学习成绩不良。比如,有些学生由于注意力不集中,就使他们无法持续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,回家做作业丢三落四,甚至身边发生的一些小事也会让他们分心。出现这些情况,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注意力尚未发展好,才导致学业成绩暂时表现不佳,并不属于“学习困难”。除了认知过程会影响学习成绩之外,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动机也是影响因素之一。研究表明,有的学生明显不愿在学习上投入太多精力,对学习失去兴趣,但是对某个活动课却充满兴趣且成绩不错。这类由于情绪和动机导致学习成绩不好的情况,也不是“学习困难”。

  学生的学习发展还和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整体环境有关,学生所处的家庭、学校、社会环境会影响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学习态度,同样也影响学习成绩。但这些也都不是“学习困难”。

  那什么是“学习困难”?“学习困难”是指在普通中小学就读的智力正常学生,由于在认知发展过程中的某些方面有落差而导致学习成绩不佳。这种学习困难应当排除是情绪、动机所产生的,或者排除是由于某些教学方式所导致的。

  目前对学习困难的界定,包括三类:数学困难、阅读困难、表达困难。不包括物理困难、化学困难。数学困难是由于数感、数学的事实推理、数字的空间加工等发育不良所产生的数学学习问题。阅读困难是由于对语言、文字以及文字加工的流畅性和理解力所导致的阅读受损,具体表现为阅读速度非常慢,出现漏字、添字、省略、替代等现象,或产生错读、漏行、串行、跳行等情况。表达困难是指没有办法写字、无法完成书面表达,甚至难以抄写、认字。书写表达受损的常见表现是书写非常慢,部首偏旁张冠李戴或者出现部首偏旁颠倒等。

  家长该怎样帮助孩子改善学习困难?学习困难儿童的部分脑区发育往往不够成熟,属于神经心理问题。因此,家长要尊重孩子的成长发展规律,保证其大脑健康发育。在这方面保障孩子充分的睡眠很重要,同时要保证孩子充分的营养和运动锻炼的时间。这些都可以促进孩子大脑的发展。

  家长要通过老师了解孩子在班级的学业情况,把握其学业成绩的起伏变化,一旦发现孩子总是处于学习成绩低下的状态,就应引起重视,理性分析出现困难的原因。如果确属“学习困难”,应及时到医院儿保科、儿童行为发育科、儿童心理科、儿童精神科等科室,寻求专业评估和帮助。